2012年11月26日

安娜 卡列尼娜 - 不需要思考的片子

國文豪列夫托爾斯泰的原著,描寫俄國貴族的婚外情,講的卻是英語。唯美的愛情悲劇,故事有兩個主軸。一是不顧一切義無反顧追求的婚外情,一是不離不棄的堅定真愛,短暫濃烈與細水長流的對比。欣賞華麗的服裝和單純的劇情就是了,看不懂像舞台劇的場景也無所謂,因為一點都不重要。

2012年11月25日

離家的孩子

前大蘿菠唸高醫的時候參加排球校隊,我就跟他說如果有到台北比賽,我要去幫他加油。可惜那時他還不成氣候,輪不到他上場。後來他重考上了成大建築,新生盃幫系上拿了季軍,理所當然的被系隊所吸收,以大一新生的身份進了先發名單。

上個禮拜接到大蘿菠的電話,說球隊要到台北比賽,週末會回家。我想機不可失,昨天帶著小蘿菠一早到了淡江大學的體育館幫大蘿菠加油,雖然錯過了第一場比賽,但其他兩場看到大蘿菠扣殺的英姿,讓等待已久的弟弟看得興奮不已。即使對戰的隊伍實力懸殊,打起來不夠刺激,但還是相當精采。由於比數相差有點距離,替補也輪番上陣,秀秀身手。最後初賽終於在小蘿菠的一堆排球相關問題、和大蘿菠的解說之中直落二結束了。

本以為大蘿菠打完球可以跟我們一起回家晚餐,豈知球隊還要留下來打混合賽,要打到晚上八點多才結束,他果然是隨著球隊來比賽,順便回家看看的,即使回到台北,也只是回家睡覺罷了。

兩年前大蘿菠到高雄唸書的時候,我們就知道和他聚少離多的日子開始了,只是因為是去高雄唸書,親戚朋友都在高雄,所以放心不少。然而,現在到了台南,我們一個可以幫忙照應的朋友也沒有,但是大蘿菠看來還是適應的很好。雖然瘦了一些,但是精神上充實許多。從小就訓練他獨立完成一些事,對離家的孩子適應環境,畢竟還是有很大的功用。

我自己也是離家的孩子,上了大學以後,跟高雄的家人就是聚少離多。其實看看自己的例子,唸書、當兵、工作、成家,其實也不需要家人擔心,也不希望人家管。己所不欲,勿施於孩子吧!孩子長大了,真的也該放手,擔心真的是多餘。孩子長大離家就是這樣,只要關心,不用擔心。將來小蘿菠也會離家,那時空巢期才真正開始,現在老天只是讓我們適應適應。所以,隨著球隊來比賽,順便回家看看,一舉兩得有什麼不好?

本來還想去淡江大學看看大蘿菠決賽打的怎樣,不過實力差那麼多,晚點再說吧!不管他了,我要去打電話給我媽。

2012年11月21日

寒戰 - 香港十年來最具深度的警匪片


歡劉德華的朋友,除非是非常喜歡,看他一眼也好,否則您要失望了。三大影帝同台飆戲?Sorry,劉德華只是出來扮扮笑臉,跑跑龍套罷了。

不過兩大影帝也就夠了,梁家輝、郭富城,一個酷一個帥,演技沒話說。說是香港十年來最好的電影?不好比較吧!也許說是香港十年來最具深度的警匪片比較貼切。場面大小也許跟一般好萊塢電影比,算是普通啦!可是劇情深度絕對是夠的。

也許是國語配音的關係吧!劇情不難看不懂,雖然能猜個大概,發展卻又出乎意外,最後還是看完影片才整個清楚,心中有滿足的感覺。

至於其他演員就期待續集再發揮了,梗已經鋪好了。

2012年11月15日

媽媽到底在幹嘛?

們家的孩子還蠻大方的。記得大蘿菠上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天,進到教室一見到老師,就給了老師一個大大的擁抱,害老師嚇了一大跳。每次出外用餐,買單時詢問怎樣才能打折,是小蘿菠的責任。各位別誤會,這絕對不是遺傳爸爸的個性。家裡兩位小朋友落落大方的個性,是受到媽媽的影響,不像爸爸台下一條龍,台上一條蟲,只會躲起來寫幾篇文章,真的遇到大場面只會躲躲藏藏。

一開始寫這些文章的時候,我就跟老婆說了,盡量不提到媽媽,但這並不表是媽媽在這家裡無所是事。媽媽可以在上百個人的講台上侃侃而談,毫無懼色。也可以在一堆董事長、總經理面前辯才無礙。還有媽媽的記憶力超強,總是可以很快把一些事記起來,爸爸只能記起一些往事。如果以優生學的觀點來看,媽媽對孩子的影響,完全彌補了爸爸的不足。的確,一個成功的男人的背後,總是會有一個支持他的女人。我們家有三個男人,雖然談不上什麼成功不成功,但很幸運的,也有個支持我們的女人。

要支持我們,當然不只是在精神上的支持而已。如果您看到孩子的便當菜色豐富,營養滿分,那就是媽媽準備的,如果是簡單的炒飯,或是一些現成的配料,那就是爸爸隨便弄一弄的。每次孩子九年級晚自習,在學校伴讀的,別班總是請了工讀生,我們家孩子的班上,媽媽總是堅持要家長來幫忙,並且以身作則,每週至少輪值兩次。考前到行天宮求考運的,是媽媽。到學校包粽子求包中好兆頭的,也是媽媽。爸爸住院請三太子保佑平安的,也是媽媽。家裡有誰犯太歲,幫忙去安太歲的,也是媽媽。家裡沒有女兒,到世界展望會、家扶基金會要求一定要認養女生的,也是媽媽。

知道了我們家的媽媽在幹嘛,你可能覺得沒什麼,因為自己家裡的媽媽才是最棒的。的確沒錯,媽媽都是低調的、默默的、不會敲鑼打鼓、大肆宣傳、在不知不覺中無私的奉獻,在平凡中顯現她們的偉大。所以,寫到這裡就好了,再寫就不算低調了,會被罵。

2012年11月13日

矮蘿菠的由來

朋友問我,你為什麼叫矮菠蘿?是不是喜歡吃菠蘿麵包?為什麼還要加個矮呢?。讓您誤會了,真是不好意思,我不喜歡吃菠蘿麵包,因為吃了會拉肚子。

有一次出門去買東西吧!匆匆走著,腦子裡正想著有甚麼東西要買,忽然有人叫「矮蘿蔔」,我也不以為意,繼續往前走,不料聲音越來越大聲,於是回頭一看,原來是小蘿蔔學他媽媽叫我的英文名字Albert,可是發音不正確,變成矮蘿蔔。之後媽媽逢人就講這個趣事給大家聽,漸漸的知道我叫矮蘿蔔的還比知道我姓什麼的還多。媽媽的同事初次見到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長的不怎麼矮嘛!為什麼叫矮蘿蔔?

的確,剛開始的時候我自已也對矮這個字有點不能接受,但是漸漸聽到朋友親切的呼喊「矮蘿蔔」,跟著「矮大哥」、「矮先生」這一類的詞也隨之出現,既然言者無心,我又何必有意呢?何況,這還是自己的兒子取的綽號呢!

至於「矮蘿蔔」是怎麼變成「矮蘿菠」的?原因是我們將蘿蔔發音為「羅玻」。可是新注音的「ㄅㄛ」打不出「蔔」,只打的出「菠」。因此臉書上的名字就變成「矮蘿菠」了。

2012年11月10日

舞棍俱樂部


歡鹹濕的女性朋友揪團去看吧!這個不適合我啦。

整個劇情大概是說,如果沒有抱負,再絢爛的生活只是一場空。如果沒有真愛,再多的抱負也是枉然。不過這個道理不用到戲院去看,我說給你聽就行了。到戲院去就是準備要吃重鹹的了。

男主角又帥身材又好,適合女性朋友買藍光來收藏啦!

2012年11月8日

爸逼好笨

文的學習過程對我來說是一個痛苦的回憶,只不過一路上沒有放棄,雖然只有普普的程度,卻是付出了很高的代價換來的。大蘿菠的多益只準備一個禮拜拿了965分,我也很驚訝,請不要問我是怎麼教的,應該問他是怎麼學的,關於這一點,我也很好奇,想在寒假的時候訪問一下大蘿菠,整理過後再發表,也許對學習英文感到痛苦的朋友會有一點幫助。

對於兩個孩子的英文能夠輕輕鬆鬆學習,我打心底羨慕不已。他們對文科的興趣都不如理科,但考試的成績卻不一定跟興趣成正比,也就是說他們對文科雖然沒有很高的興趣,但還是很願意學習,而且雖然學起來輕鬆,功課卻都還不錯,至少比我好很多。所以我的英文常常成為孩子的笑柄,讓學習的過程增添不少歡樂的氣氛。這裡就記錄一下對於孩子們的英文學習,我做了甚麼?

由於害怕孩子跟自己有痛苦的經歷,大小蘿菠從小就被我們送去學英語。最早是學神乎奇指,是用打鍵盤學單字,所以他們打字神速,不像我一指神功。後來他們各自上了不少英文課,不外乎單字、會話、文法等等,跟其他的孩子學的沒什麼兩樣。經常的,兩個兔崽子免不了會倦怠、逃避。這時候,他們就會聽到爸爸又開始講他的慘痛經驗,如何被同學嘲笑、如何被老師處罰、如何熬夜背單字還是記不住、如何聽不懂外國人說話因此工作出現瓶頸。這些痛苦的經驗在孩子的笑聲中一點一滴的轉換成孩子學習的動力。聽到孩子笑我「爸逼好笨」,我知道我的孩子不會跟我走相同的冤枉路,我願意讓他們踩在我的肩上往上爬,只要他們人生的路上走的更順利。

大蘿菠一向就很主動學習,經常向我問東問西,到了國中,萬事通爸爸漸漸的不通了,大蘿菠主動要求要去補習,國中、高中父母親幾乎都不用擔心,爸爸能幫的上忙的也只有繳補習費而已。至於小蘿菠的成長過程,經常在一旁聽大蘿菠跟我的對話,問題雖然不多,吸收的卻也不少。他不補習,但是常常跟哥哥問問題。

我也曾經陪著小蘿菠在升國中的暑假把英檢初級一千五百個單字背完,也曾經陪他一起天天聽空英。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覺得陪孩子唸書是很棒的事,一邊培養親子感情,順便複習一下自己的英文。但我們畢竟不可能陪伴孩子一輩子,所以激勵孩子的意願,讓他們願意學習,用對的方法學習,才是長久之計。

最後,我知道英文好的同學、家長大有人在,學英文的過程不一定要像我這般痛苦,激勵孩子也不需要這麼悲情,如果您有更好撇步,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2012年11月4日

別光只是要吃飽

蘿菠曾經問我人活著到底是為了甚麼?只是為了賺錢嗎?

當然不是,錢只是要達到目的的工具之一而已,這個很容易回答。可是,人活著到底是為了甚麼?這個題目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也沒有解答吧!這麼小的孩子竟然問出這麼深澳的問題。但我可是孩子的萬事通啊!怎麼可以被難倒?忽然腦子裡浮現國父孫中山先生說的:「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國父說的話總不會錯吧!民權主義裡提到:「人人當以服務為目的,而不以奪取為目的。聰明才力愈大者,當盡其能力以服千萬人之務,造千萬人之福。聰明才力略小者,當盡其能力以服十百人之務,造十百人之福。至於全無聰明才力者,亦當盡一己之能力,以服一人之務,造一人之福。」這長長的一大段我當然沒背下來啦,但是至少能解釋個大概,大蘿菠聽完我的說明,不知道是怕我繼續囉嗦,還是真的了解了國父的想法,並沒有繼續問下去,當下我也鬆了一口氣。

在「怎麼會吃不飽」裡提到的文章「讀那個會吃不飽」裡還有一句話「不要再說我讀那個會吃不飽,我不像你們那麼餓」,兩句針鋒相對的話,無非是在爭辯將來的出路好不好,錢賺得多不多?根據國父的話推論,自己吃飽只是基本要求,可以的話也讓家人吃飽,有能力的話,讓大家都能吃飽。最偉大的是大家都吃飽了,自己卻餓著,可是你的父母會心疼你,不希望你這麼做,畢竟你是他們的心肝寶貝。所以,一味討論著是不是吃的飽,似乎格局有點小,太小看自己了。

近來經濟不景氣,很多人為了三餐溫飽努力著,但也有人學歷不高、賺的不多,卻能捐錢給孤兒院。也有企業並不賺錢,但為了社會責任,一樣照顧員工、回饋社會。人活在世界上,真的不只是要吃飽而已。不管讀甚麼,開心最重要,只要夠努力,通通吃的飽。如果有能力,別吝嗇服務大眾,所學所長如果可以改善人類生活更好。

現在,兩個蘿菠一但有不積極的想法,我就會用國父思想來鼓勵他們。如果,我問小蘿菠看完這篇文章有甚麼想法?他可能會說,我不光要吃堡,我還要炸雞、薯條和汽水。小朋友別想那麼多,開心就好。

太極2 - 英雄崛起


看1就看2,想必前一集男主角一定被整的更慘。看這種片子就不用管他的合理性了,武俠本來就是科幻小說。

當然最後男主角在陰陽調和後終於學成了太極拳,而且拯救了陳家村。感覺上整部片子最終的目的只是要解釋太極拳的由來。

的確是蠻無聊的,不過娛樂性十足,讓我一時忘了明天還要上班。

2012年11月3日

空降危機

名空降危機並不是太空或空中會掉東西下來,片中只有幾架直昇機,高科技的東西也少了,都是扎扎實實的特技和打鬥場面。現在的詹姆士龐德已經跟人類越來越接近了,會挨揍也會流血受傷,還差一點死翹翹,雖然如此,卻一點也不會為他擔心,因為這是007。

007情報員是不會被拿來跟別的片子比的,只會跟以前的007比,相較之下,這部的龐德女郎的戲份太少,想看龐德耍風流的人一定不過癮。不知道是不是片子太長被剪掉?

最後一個結論,確定007一定還會有續集,其中一些常出現的配角都要換了。Q已經換掉了,M也掛了,也找到替代人選了。

2012年11月1日

怎麼會吃不飽

書上有朋友分享「讀那個會吃不飽」這篇文章,作者回憶起自己年輕時與父母之間的抗爭和現在與子女之間的對立。姑且不管這句話的用意,事實上吃不吃的飽跟讀什麼是沒有關係的。根據行政院青輔會的調查,約有27%的大專畢業生有學用不相符的情形,也就是這些畢業生是就業後才學習新的技能的。大學四年就可以取得一個學位,畢業後花幾年時間學新的技能也算不了甚麼。所以,吃不吃的飽跟讀什麼無關,跟努不努力有關。即使真的沒錢吃飯了,到警察局去借個五百,警察先生會給一千也說不定。

為甚麼會淪落到跟警察局借錢呢?我們常聽到「行行出狀元」,這句話告訴我們兩件事,一是做甚麼事都好,第二件是要努力才能出頭天。狀元只有一個,笨蛋可以一大堆,不努力做甚麼行業一樣都要餓死。只要是在領先群,就算這個行業要淘汰一半的人員,這位房仲爸爸也不需要去跟警察借錢,因為景氣再怎麼不好,還是有超級業務員。相同的概念可以用來思考這裡真正要講的話題。不管想讀甚麼科系,如果考滿級分,你想讀甚麼就讀甚麼,如果成績夠好,想唸甚麼學校就唸甚麼學校,為甚麼要等學校來選你?

曾經有親友推薦我們讓孩子去唸時雨中學,我們帶著大蘿菠去參加入學考試,車子經過長長的山路,一進到如監獄般的學校大門,大蘿菠就說他不想唸這家學校了,於是我招呼大家打道回府,但是大蘿菠還是決定要參加考試,原因是他想證明他可以唸,但只是不想唸而已。後來,大蘿菠到了高中,我問他的興趣在哪裡?他告訴我先不用管興趣在哪裡,先把書唸好,到時候愛唸甚麼就唸甚麼?只可惜這話只對了一半,應該是搞清楚興趣在哪裡,把書唸好就一定可以唸到喜歡的科系。選擇舒適區的結果是只能將就學校科系,最後淪落到失業區。

其實讀甚麼都好,有興趣最好,但是要能積極的去唸才好。不管是在學校或職場上,努力培養自己的競爭力,怎麼會吃不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