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日

怎麼會吃不飽

書上有朋友分享「讀那個會吃不飽」這篇文章,作者回憶起自己年輕時與父母之間的抗爭和現在與子女之間的對立。姑且不管這句話的用意,事實上吃不吃的飽跟讀什麼是沒有關係的。根據行政院青輔會的調查,約有27%的大專畢業生有學用不相符的情形,也就是這些畢業生是就業後才學習新的技能的。大學四年就可以取得一個學位,畢業後花幾年時間學新的技能也算不了甚麼。所以,吃不吃的飽跟讀什麼無關,跟努不努力有關。即使真的沒錢吃飯了,到警察局去借個五百,警察先生會給一千也說不定。

為甚麼會淪落到跟警察局借錢呢?我們常聽到「行行出狀元」,這句話告訴我們兩件事,一是做甚麼事都好,第二件是要努力才能出頭天。狀元只有一個,笨蛋可以一大堆,不努力做甚麼行業一樣都要餓死。只要是在領先群,就算這個行業要淘汰一半的人員,這位房仲爸爸也不需要去跟警察借錢,因為景氣再怎麼不好,還是有超級業務員。相同的概念可以用來思考這裡真正要講的話題。不管想讀甚麼科系,如果考滿級分,你想讀甚麼就讀甚麼,如果成績夠好,想唸甚麼學校就唸甚麼學校,為甚麼要等學校來選你?

曾經有親友推薦我們讓孩子去唸時雨中學,我們帶著大蘿菠去參加入學考試,車子經過長長的山路,一進到如監獄般的學校大門,大蘿菠就說他不想唸這家學校了,於是我招呼大家打道回府,但是大蘿菠還是決定要參加考試,原因是他想證明他可以唸,但只是不想唸而已。後來,大蘿菠到了高中,我問他的興趣在哪裡?他告訴我先不用管興趣在哪裡,先把書唸好,到時候愛唸甚麼就唸甚麼?只可惜這話只對了一半,應該是搞清楚興趣在哪裡,把書唸好就一定可以唸到喜歡的科系。選擇舒適區的結果是只能將就學校科系,最後淪落到失業區。

其實讀甚麼都好,有興趣最好,但是要能積極的去唸才好。不管是在學校或職場上,努力培養自己的競爭力,怎麼會吃不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