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7日

公車捷運五四三

老大剛上大學註冊那一天,本來還打算開車送他南下,不料車子卻拋錨進廠維修,心情真是煩悶到極點。正好幾天前和老婆討論過,孩子都長大了,都要離家求學,車子的需求也漸漸少,於是牙一咬,狠心把車賣了。同一天送走兒子和車子,心裡五味雜陳,真的不知道怎麼形容。從此後上班得搭十幾年沒坐的公共汽車和從來不敢搭的台北捷運。

之所以討厭搭公車是因為我會暈車。公車自從沒有車掌小姐後,搭公車擔心坐過站,所以不時要看看窗外的情形,車上人多的時候,如果沒坐到座位,只能在狹縫裡望外看。車子搖搖晃晃加上車廂裡面的怪味道,就很容易暈車。如果遇到雨天,車內的空氣更悶,窗外的景象更模糊,更加深我對公車的不良印象。不敢坐捷運的原因是早期捷運常有火燒車或是半途拋錨必須讓乘客在軌道上行走的消息,總是覺得捷運是不安全的交通工具。

現在因為逼不得已,重新搭了台北市公車才發覺現在與十多年前的公車品質已經不可同日而語。雖然依然沒有車掌小姐(殘念),但是會有語音提醒下一站,並且在接近時再提醒一次。大部分的公車司機,不管是不是自願的,也都很和藹可親。一路走在公車專用道上,速度也不至於慢的太離譜。而且拜智慧手機之賜,車上的GPS還可以搭配「台北等公車」這樣的APP知道公車到達的時間。比較不滿意的,大概是低底盤公車的噪音實在夠吵的。聽說是韓國人做的,這也難怪。

每天通勤從內湖到新店來回,單趟大概要一個小時,也就是每天24小時就有兩個鐘頭在路上,一年就有兩個月的時間在通勤。不免感嘆每日為五斗米折腰,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經過長期的大眾交通工具洗禮,也已經很習慣每天來來往往的人車,加上吃飽就不暈的不變法則,偶而換換跟同事交換心得來的不同路線,也跟著換一下心情。事實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跟自己開車比起來,還是精彩許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